整理書櫃,是一件需要心流的事。
你以為自己在分類、對齊、清理灰塵,實際上,是讓書籍重新找到它們彼此的關係。
最近一次書櫃整理完,我站起來、後退一步,忽然笑了出來。
幾本年輕時耳熟能詳的書——奧修談自在、喜悅與靈性的訓練——靜靜地排成一列。那曾是我們想要理解世界、理解自己的線索。
而就在旁邊,《我發瘋的那段日子》、《犯罪現場》這兩本書也跟著列隊,像是默默說:「你以為自己在追求光?別忘了,影子總在附近。」
更好笑的是,這一切在排整的過程中,我完全沒察覺,只有在結束、定睛一看,才感受到書與書之間那種說不上來的默契。不是惡意,也不是諷刺,反而像是一種溫柔的對話。
這樣的巧合不是第一次發生。過去也曾把政治理論放在育兒書旁邊,突然覺得革命與教養其實也沒那麼遠。又或者把一堆科幻小說排到散文集後頭,才發現原來我們總是想像未來,也懷念過去。
而這些無心的擺放,總讓人想起四非書房的一個日常設計:彩虹書架。
那是一面用書背顏色來陳列的書牆,不依主題、不分門類,讓書以色彩相聚,也讓讀者跳脫分類的慣性,重新認識「偶然的閱讀」有多美好。
我們相信,資訊越被分類,世界就越被框限。彩虹書架的出現,就是為了打破這樣的窄化。當你走到那片色彩面前,可能只是被某一抹綠吸引,抽出來卻是一本談戰爭記憶的書;或者那本帶點藍灰的小說,讓你看見不曾留意過的社會裂縫。
這些「意外的閱讀」,才是讓我們與世界產生新連結的起點。
排書這件事,看似日常,卻也藏著不動聲色的故事感。
它是一種秩序的建立,也是一種內在秩序的映照。你怎麼分類書,有時就怎麼分類世界;而我們選擇用顏色、用直覺,給書與人一點空隙與驚喜。
如果你也曾在書櫃中遇到讓你忍不住停下來的巧合,歡迎來四非書房和我們聊聊。我們不只分享書,更喜歡分享那些只有慢下來,才能發現的趣味。
延伸閱讀體驗,歡迎來訪:
四非書房|桃園市八德區東泰街660巷170號
每週六、日 11:00–17:00 開放
網站|i3book.today
粉絲頁|facebook.com/i3book